炎夏酷暑,空调房成了避世天堂。贪图这份凉爽惬意,你是否整日足不出户?当心!这份“人造清凉”背后,暗藏中医所言的无形杀手——寒邪。它正悄然侵袭你的身体根基,最易损伤的,便是维系生命活力的脾与肾。
中医认为,“寒主收引,其性凝滞”。空调制造的持续低温环境,正是外寒的源头。当寒气突破体表防线,长驱直入:
脾胃首当其冲: 脾为后天之本,喜燥恶湿,更怕寒凝。寒邪困脾,如同冰封大地,其运化水谷、生成气血的核心功能必然受阻。后果便是食欲减退、腹胀隐痛、大便不成形、肢体困重、面色少华等“运化无力”之象。
肾阳根基动摇: 肾为先天之本,内藏命门真火,是全身阳气的源泉。腰为肾之府,寒为阴邪,最易直中下焦,损伤肾阳。肾阳不足,则温煦失职,常表现为腰膝酸冷、畏寒怕风、精神不振、夜尿频多,女性还可能出现经期不适。
这些信号,提示寒邪可能已伤及脾肾:
展开剩余67%肚子“怕凉”: 腹部发凉,稍食生冷或遇凉风即感不适,甚至腹泻。
消化变“懒”: 胃口差,饭后易腹胀,消化变得缓慢无力。
四肢不温: 手脚常年冰凉,比别人更怕冷,尤其是腰膝部位。
精力“滑坡”: 总感疲倦乏力,精神萎靡,活力大不如前。
“嘘嘘”频繁: 夜尿次数增多,小便色清且量多。
守护脾肾,夏日防寒有妙招
避免寒邪伤身,关键在于“内外兼防,温养阳气”:
1. 空调适度,护好关键部位:
温度有度: 室内外温差建议控制在8℃内,26-28℃为宜,避免冷风直吹。
重点保暖: 尤其护好颈背(大椎穴)、腹部(神阙穴)、腰膝、脚踝。备条轻薄的披肩或外套,午休时盖好薄毯。
适时透气: 每隔2-3小时关闭空调,开窗通风,让身体接触自然空气。
2. 饮食温中,驱散内寒:
温食为佳: 多选择温性或平性的食物,如姜、葱、蒜、肉桂、羊肉(适量)、南瓜、小米、红枣、桂圆。晨起喝杯温热的生姜红糖水,助升发阳气。
远离寒凉: 冰镇饮料、冰淇淋、大量生冷瓜果(如西瓜、梨)需节制。冰箱取出的食物放置片刻再食用。
药膳调理: 脾虚寒者可适量食用生姜红枣粥、山药小米粥;肾阳不足者可选少量当归生姜羊肉汤(具体需辨证)。
3. 动则生阳,疏通经络:
规律运动: 选择八段锦、太极拳、慢跑、快走等温和运动,在清晨或傍晚进行,微微出汗即可,避免大汗淋漓反伤阳气。
常晒“天灸”: 在阳光温和的上午(9-10点)或下午(4-5点),晒晒后背(督脉),补充阳气。
4. 外治法辅助,温通散寒:
热水泡脚: 睡前用约40℃热水泡脚15-20分钟,水中可加入少许艾叶、生姜,引火归元,温通下肢。
艾灸温煦: 在专业指导下,艾灸中脘(健脾胃)、神阙(温中焦)、关元(补肾阳)、肾俞(补肾气)等穴位(需专业人士操作或指导)。
谷方益元提醒您:体质辨识是养生的基石。上述方法为普遍性养护建议,若您长期存在明显的脾肾虚寒不适,务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指导,获得个性化的调理方案。别让一时的凉爽,透支了身体的长久健康根基!
发布于:湖南省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